奇伟日用化学(天津)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十大鞋油品牌之一,始于1943年,成为亚洲*大的鞋油生产基地之一,占据国内鞋油制造销售的龙头地位,是一个广受消费者青睐的鞋油品牌。
“金鸡牌鞋油”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它的创立者傅秀山,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冀州傅家庄的贫苦农民家庭。如今,傅秀山老人已年近九旬,在他的娓娓讲述中,见证了半个多世纪前先辈们在乱世中创业的辉煌历程,闪烁着老一辈河北商人的聪明才智与“工业救国”的淳朴理想。
1943年初,“金鸡”牌鞋油正式上市销售。“当时的鞋油都是铁盒包装,有25克、40克两种规格,售价仅一两毛钱。”傅老回忆道,由于有之前推销毛巾的经验,金鸡鞋油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津门各百货门店的柜台,结束了洋鞋油独占市场的历史。鞋油厂的规模逐渐扩大,*初仅有20多名工人,生产设备较为落后,看似小作坊,日产鞋油仅几十打,但凭借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金鸡鞋油迅速打开市场,且供不应求,工人人数也逐渐增加到100多人。
金鸡鞋油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各大百货商店和小商贩的青睐,销路极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傅秀山并未满足于此,决心向“三北”市场进军。傅秀山分析“三北”地区气温低,穿皮鞋时间长,市场需求大,遂派专门销售人员到北京设立办事处,专为西北和口外商贩供货。同时,他还派人常驻沈阳、哈尔滨,以辐射东北市场。就这样,金鸡鞋油逐步打开全国市场,声名鹊起,为全国民族工业增光添彩。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忙于内战,对涌入的美国货和各种物资免关税,却对民族工业产品加税。1945年底,美国的花旗和檀香二合一鞋油冲进天津市场,由于没有关税,价格极低,对金鸡鞋油造成巨大冲击。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无奈的傅秀山只得降价出售,甚至买一赠一,有时还推出有奖销售。傅秀山眼见民族工业日益沉沦,心急如焚,他提笔给南京*写信,“当时抱着工业救国的想法,充满了向往,可是信发出去就石沉大海了”。
1948年,几位股东相继离厂,生产金鸡鞋油的协丰厂濒临停产。傅秀山也想过关门,但800多家经销金鸡鞋油的商店不希望产品销声匿迹,为此,傅秀山一直苦苦支撑。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在*的大力扶持下,金鸡鞋油迅速走出困境。1955年,傅秀山响应*号召,率先进行公私合营,并任该厂副厂长。金鸡鞋油通过各地百货站销售渠道走向全国,非常火爆,并长期垄断北方市场。“在订货会上,因订到金鸡鞋油太少,某地区业务员找我哭诉,让我帮忙加些产品。”傅秀山说,“可见当时金鸡鞋油受欢迎的程度。”到后期,金鸡鞋油的产品陆续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1994年,“金鸡”品牌的持有人、天津日化四厂为引进外资,与美国莎莉集团所属奇伟日化公司合资组建了中美合资奇伟日用化学(天津)有限公司。至今,金鸡鞋油仍在让人们足下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