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历史悠久,是传统的历史名茶。它始于唐,盛于宋,已有1200多年历史。1978年以来,径山茶得到了创新、发展和提升,1200多年的历史名茶,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得到了传承、创新和发展、提升,成为中国绿茶产品中的姣姣者,得到了社公各界的赞誉和青睐。
径山茶以“崇尚自然、追求绿翠、讲究真色、真香、真味”而著称。其品质特点源于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湛的制茶工艺。
一是独特的生态环境。径山属东天目山余脉,主峰窑头山为1095.2米,其余山体均在千米以下。由于受多次地质运动和强烈的地表径流,又是东南沿海突然隆起之山,更显雄伟挺拔,相对高度均在500米以上。这样的地理条件,使来自东南的温湿季风易进难出而形成激烈对流,形成多云雾、多漫射光和长年湿润多雨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径山茶自然品质的形成。受浙北茶区纬度和径山山脉等综合因素影响,气温相对较低,茶树在漫射光下生育,可产生较多的叶绿素B,形成多种氨基酸,使茶叶香气四溢。径山茶区常年降水量大于1400mm,适应茶树喜湿润的特点。
二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1200多年前的唐代,僧人法钦大师云游到浙江杭州径山后,开山结庵建寺,种茶制茶研茶,是为径山茶之始。此后,唐代茶圣陆羽驻径山汲泉煮茶品茗著《茶经》,宋代日本高僧南浦绍明来径山学佛习茶,并把茶籽和宋代盛行的径山茶宴传至日本,演变成现今的“日本茶道”。径山茶文化自陆羽著“茶经”始,经日本高僧传播,从此走向世界。径山也因此成为“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
传统历史名茶径山茶,在1200多年的变迁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性。竹山、清水和迷雾孕育了其特有的品质,名人、名寺和名典赋于了径山茶以丰富的内涵,茶艺、茶宴和茶道彰显了径山茶深厚的文化。径山的山、水、茶、寺、禅、经、文相依相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