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村自1916年由江浙迁京,其自产自销的南味食品以其浓郁的江南特色,在北京人心目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1916年,桂香村在西单北大街白庙胡同口挂牌营业,创始人朱有清不仅带来了精湛的南味食品制作技艺,还以其灵活的经营头脑大量采购*粤等地的土特产品,如火腿腊肉、菇茵笋干、燕窝海参、桂花南糖等。店堂装潢也别具一格,力求体现江南特色,售货员统一身着白色长衫,显得精神而利落。一时间,桂香村名声大噪,旧时记载“凡场面上往来之物,都奔桂香村……”,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
然而,随着岁月变迁,桂香村几经易手,其中一任老板娘因嗜赌几乎败尽家业。幸得老板在清理桂香村花坛时意外发现十枚金戒指,才使得企业得以维持。然而,由于日寇侵华和国内战乱,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桂香村一度奄奄一息。当时在市*供职的雷绍禹瞅准商机,以八百大洋将其盘下。解放后,特别是1954年实现了公私合营,桂香村食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产品需求量激增。桂香村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一方面改革生产技术,逐步使自产产品系列化。
桂香村糕点制作以南味为主,集烘烤、蒸煮、油炸等工艺于一体,充分体现出高超的技艺。烘烤类的牛舌饼、果酱合、徽州麻饼、鲜玫瑰酥皮、状元并等产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甜咸椒麻的口味赢得了几代人的青睐,成为部优产品。例如,鲜玫瑰酥皮的原料采自妙峰山食用花卉基地,采用无公害培植的鲜玫瑰花。桂香村的产品集京式、广式、苏式、滇式之大成,其中三潭映月、麻芸素月等优质产品每年都吸引众多消费者。
除此之外,蒸煮类的宁波汤圆、嘉兴粽子、百年年糕、南豆,油炸类的萨其玛、蜜供、排叉等应节产品也常常引发消费者排队争相购买。熟食及小食品类产品同样深受众多顾客,尤其是南方籍顾客的喜爱。近年来,桂香村还成功挖掘了咖喱饺、炒榲桲等传统产品,继续传承和发扬其独特的江南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