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4生活网>餐饮饮食> 百年马烧麦
百年马烧麦简介

马家烧麦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小北门里正阳街路西,其制作历史可追溯至190多年前。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回民马春便每日推车至沈阳城内各热闹场所,边包边卖烧麦,因其选料精良、配方独特,吸引了众多顾客,逐渐小有名气。至道光八年(1828年),其子马广元继承父业,在沈阳市小西城门拦马墙处开设店铺,挂上“马家烧麦馆”的招牌,名声日益壮大。

马家烧麦的特点在于:手工将面皮擀成荷叶片,边缘薄而中间厚;以剔筋去皮的鲜肉作馅,肉、油、水分明不混杂;以大米粉作为布面,使面皮柔韧有弹性。品尝时,馅料香浓多汁,味道鲜美,且不粘牙。1961年,马家烧麦馆迁至城内小北门里,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名扬东北三省。然而,至60年代中期,因原材料短缺及忽视传统制作方法,烧麦质量有所下降,名气受损。1978年后,市*大力支持其发展,将烧麦馆面积扩建三倍,拨发平价牛肉及原料,使其恢复传统投料标准,并选派马春的第五代传人马继亭担任技术指导,将机械压面改为传统手工擀面,烧麦质量更胜从前。其味道鲜美,造型美观,深受顾客好评,许多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访沈客人也纷纷前往品尝。

马家烧麦作为沈阳市清真风味小吃,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在沈阳地区享有盛誉。“烧麦”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一种加馅蒸熟的面食品,因其形似麦稍上绽开的白色花朵,清代乾隆年间诗人柳东人曾用“稍麦馄饨列满盘……”的诗句称赞其美味。马家烧麦的独特之处在于:用开水烫面,使面皮柔软筋道;用大米粉作为补面,使其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的肉做馅,鲜嫩醇香。制馅过程要求严格,需将牛肉剔净筋膜后剁碎,用清水浸泡调味,拌匀后形成稀疏状的“伤水馅”,包制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面皮晶莹剔透,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四溢。其外形犹如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垂涎欲滴。

马家烧麦的特点包括: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成品馅满微露,皮白不粘,呈石榴状,品尝时香气四溢,回味无穷。马家烧麦始见于清朝光绪年间,因店主人姓马而得名。其不仅风味独特,店内服务周到,雅座布置也十分考究。如今,承德的马家烧麦仍然远近闻名,继续传承着这份独具特色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