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作为知名的电子元件品牌,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贵州省国资委组建成立。作为55家首批国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中电振华拥有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
中电振华的前身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三线”建设的军工电子基地--083基地,初期曾被称为“贵州省第四机械工业局”和“电子工业部贵州管理局”。1984年,由在黔的25户军工电子企事业单位组建成“中国振华电子工业公司”,1991年更名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公司”,并成为55家首批国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1994年获批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1997年成功组建并上市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改制为“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01年被列为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2007年完成整体债转股,股权由贵州省国资委和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持有。2008年贵州省国资委成立了“贵州振华电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增资和无偿划转股权方式获得振*资公司51%的股份,同年5月更名为“贵州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并被纳入中国电子二级企业管理。
40多年来,中电振华为国家重点工程成功配套,填补了7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8项国家**,荣获国家诸多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胡*、*等多次视察中电振华,*同志还为振华题写了“三线创业绩,振华开新天”的题词。历任贵州省领导和电子部领导也十分关心振华的成长和发展。
中电振华现有独资和控股生产经营企业38户,分布在贵州、深圳、上海,在岗职工11000余人,总资产68亿元。主要生产企业和生产线集中在贵阳振华科技工业园,园区占地面积1000亩,建有数条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线,成为中电振华的生产经营中心;窗口企业向深圳振华科技工业园集中,正成为中电振华的市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现已逐步形成内地企业和沿海窗口企业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中电振华的主导产业包括: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力电子产品、装备制造业、通信整机、绿色新材料和新能源产品以及第三产业。“十二五”期间,中电振华将充分发挥中国电子、中电振华的产业链、品牌、资本、渠道和军工等优势,抓住“两化融合”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军民融合,突出主业,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中电振华建设成为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有重要影响力的百亿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