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4生活网>米面豆粮/干货> 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简介

古田县食用菌办公室:古田银耳,作为福建省古田县的特产,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荣获了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以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的称号。古田县作为国内*大的食用菌生产、出口及产品交易中心之一,其银耳产品以朵型圆整、色泽鲜艳、口感滑嫩、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古田银耳的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古田县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和“银耳之乡”。该县的银耳栽培技术先进,已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古田银耳不仅生态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其产量和产值占据古田食用菌总产值的43%左右。

古田县的农民和科研人员在银耳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1978年,农民戴维浩首创了银耳袋栽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银耳的大规模生产。1983年,陈华贵、姚淑先等耳农利用棉籽壳成功栽培银耳,解决了菌林矛盾,为银耳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节约了大量木材,还提高了单位产量。进入21世纪,古田银耳进一步推广了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无公害化种植。

由于古田银耳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先进栽培技术,产品屡获殊荣。1995年和1999年,古田银耳分别获得了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和2001年,古田银耳被福建省人民*授予“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并获得国家商标局的“古田银耳”证明商标公告。2004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古田银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古田县自60年代开始人工段木栽培银耳,70年代成功试验银耳瓶栽和袋栽技术,随后开发了袋栽香菇和大田竹荪生产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古田食用菌生产模式”。全县有2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相关的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年干品产量达1.8万吨,成为国内*大的食用菌生产、出口及产品交易中心。1998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1.8万吨,总产值近4.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为古田县实现基本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