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中国十大名牌杂志之一,自1950年在南京创刊以来,一直是中国领先的科普杂志。该杂志以其强大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成为中国大陆知名的地理类期刊,并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一本专注于地理的月刊,其文章和图片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
该杂志不仅在国内外的许多图书馆中作为重点收藏期刊,还覆盖了中国及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同时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多个领域。由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杂志社拥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顾问,以及众多科考一线的工作者与之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高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初始仅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1954年因发表关于中国工业地理的文章被官方视为“泄密”而遭受重创,但随后影响消失,内容继续扩充。1960年首次停刊,1961年更名为《地理》复刊,1966年再次停刊。1972年复刊后,发行不稳,直到文革结束才有所改善。
1998年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改为全彩铜版纸,定价由4.9元增至16元。2000年10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并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在日本推出日文版。2004年页数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2005年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销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深受消费者好评。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加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同年7月,港澳繁体版以“中国名片”的姿态推出。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同年4月,英文版正式出版。2010年,为庆祝创刊60周年,杂志举办了包括重温*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大的地方、寻找60年传读的世家和“校园行知客”四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