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该银行在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建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债券发行主体,并获得惠誉A+评级。
国家开发银行的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世界各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标志,力求突破传统中国银行标志的设计框框。它采用抽象图形,象征着“改革与开放的窗口”、“以国家利益为中心”、“平等、发展与促进”以及银行的性质和任务。标志的底盘方形代表“基础”,中间的立体部分象征“支柱”和“窗口”,反映国家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与支持。红黄相间的四块象征着四个向外的箭头,表示银行业务的拓展和财富的聚集。中间的白色方形则类似电脑键盘按钮,体现了现代化建设与银行业务的紧密联系。整体设计的稳重、对称和严谨,反映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和风格:团结、服务、勤奋、明快、易识别、易记忆、视觉冲击力强。色彩采用红色和金色,象征着银行的青春活力和美好前景。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主要通过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服务于国民经济的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银行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合作业务。
2013年,国家开发银行坚持开发性金融发展方向,秉持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落实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经营业绩实现新突破。截至2013年末,开行总资产8.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48%,连续35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实现净利润799亿元,资本充足率11.28%,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开发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重点领域,全年发放城镇化贷款9,968亿元,占当年人民币贷款发放的65%,发放铁路贷款1,139亿元,发放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1,628亿元,同业占比60%,其中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1,060亿元;新增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贷款3,943亿元,发放新疆、西藏及四省藏区贷款773亿元;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417亿元,文化产业贷款444亿元。积极促进民生领域发展,发放农业贷款345亿元;发放水利贷款683亿元;发放扶贫贷款2,221亿元;发放助学贷款125亿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1万人次;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038亿元;发放应急贷款80亿元,有力支持芦山、雅安抗震及其他救灾工作。
推进中委基金三期等一大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实施。深化上合银联体、中国—东盟银联体、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等多边金融合作。与世行、财政部联合主办中非论坛圆桌会议,推动与世行在非洲的务实合作。截至2013年末,外币贷款余额2,505亿美元,资产质量保持优良。
全年本外币筹资2.2万亿元,发行人民币债券1.24万亿元,外汇筹资连续第三年突破千亿美元,保障了业务的平稳发展。独家试点发行交易所债券120亿元,实现开行债直通个人投资者。首批发行30亿元同业存单。首次对接互联网金融平台,向天弘基金专项发债50亿元。赴港发行45亿元点心债。
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将继续坚持开发性金融发展方向,围绕服务国家改革、深化开行改革和推进内部改革,着力支持新型城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发展,不断完善集团架构和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提高经营发展质效,在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谱写开发性金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