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旅游胜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以及绿色环球2认证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具有极高的自然和文化价值。
黄龙风景区坐落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该景区由黄龙沟、牟尼沟、丹云峡、雪宝顶、雪山梁、红心岩、龙滴水七个景区组成,总面积达134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37′15″至104°8′45″,北纬32°37′10″至32°54′17″之间,核心景区面积700平方公里。这里年均降水量为758.9毫米,年平均温度5℃,夏季*高气温29.5℃,冬季*低气温-28.1℃,属于高原温带至亚寒带季风气候类型。
黄龙,原名黄龙寺,因山谷中建有前、中、后三间寺庙,纪念助大禹治水有功的东海黄龙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高处俯瞰,长达3600米、宽30170米的地表钙华景观酷似一条金光灿烂的巨龙蜷伏在莽莽林海中,遂被命名为黄龙·瑟尔嵯(意为:金色的海子)。根据地质资料分析,黄龙在数亿年前的元古震旦纪曾是扬子古海,两亿年前的“印支地壳运动”使其变为陆地。黄龙属昆仑秦岭地层区西秦岭分区摩天岭小区,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发育较全,其中碳酸盐沉积厚度达4000米以上,三迭系为碎屑岩沉积,厚度达万米,第四系主要为冰川沉积和钙华沉积。全区发育着由上部高寒喀斯特和下部寒温喀斯特两个系统构成的特殊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黄龙独特的主体景观。
黄龙风景区的资源特点显著:
一是景观神奇。景区拥有当今世界规模*大、保存*完好、造型*奇特的露天喀斯特景观。这里有世界上*长的钙华滩流——金沙铺地,世界上*大的钙华壁——洗身洞,以及世界上数量*多、色彩*艳丽、结构*精巧的钙华彩池群落。高处俯瞰,整个景观宛如一条“金龙”,有着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龙身,属于世界罕有的低温高钙露天大型钙华岩溶景观。*高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黄龙素以彩池、雪山、森林、峡谷、滩流、古寺、民俗“七绝”著称于世。“玉璋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是清人胡世荣对松潘黄龙美丽风光的深情描述。
二是生物多样性。黄龙生态原始,森林覆盖率达65.8%,植被覆盖率达88.9%,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并享有“亚寒带动植物王国”的美称。据不完全统计,黄龙保护区内有近1700种生物,其中包括十分珍稀的大熊猫、金丝猴以及虫草、贝母、松茸、蘑菇等高经济价值物种。
三是民俗风情浓郁。黄龙是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兴旺的乐园。这里的民族风情酣畅淋漓,藏羌锅庄、酥油奶茶、经幡哈达、白塔寺庙、山歌羌笛点缀出黄龙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1990年建成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以及近年来黄龙出版的各类宣传品,也成为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