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简介
吉林长白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享有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殊荣,被誉为“关东**山”。这里拥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峰”的美誉,并拥有中国*大的红松母树林原始群落。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行政区域涵盖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安图县、白山市的抚松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该区域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7°28′至128°16′;北纬41°42′至42°25′。全区南北*大长度为128公里,东西*宽达88公里。
长白山管委会现驻地池北区(原二道白河镇区)距离吉林省省会长春市550公里,延边州州府延吉市210公里,安图县城150公里。区域内交通便利,铁路连接池西区和池北区,201国道和302省道分别与池西区和池北区相连。长白山旅游机场的建成以及多条高速公路的完工,使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的对外联系更加便捷。
长白山拥有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以及由长白山特有树种长白松构成的长白松自然保护区。在海拔1600至2000米的广阔地带,珍稀植物和高山花卉繁茂生长,形成了东北亚地区*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作为中国东北的“生态绿肺”,长白山发源的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构成了东北地区的水网,全年径流量达240亿立方米,水力蕴藏量347万千瓦。区内的矿泉资源丰富,温水泉日平均涌水量约90吨,冷水泉日平均流量达200吨。矿产资源方面,长白山区域拥有吉林省探明储量的80种矿产。
长白山在绿色生态食品、中草药、旅游服务、科研科考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产业前景和产业价值。作为中国东北的天然生态屏障,长白山在生态气候调节、地质环境监测、物种基因储存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和开发价值。
东北地区西起大兴安岭,东至长白山,北抵黑龙江,南达辽东半岛,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面积80.2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其中少数民族占10.7%。该区域拥有全国*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火山熔岩地貌类型丰富,气候旅游资源独特,民俗风情多元,建筑艺术独特,是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部*具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1980年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誉为世界少有的天然博物馆和生物基因库。总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其中60%为原始森林,植被演替现象显著,素有“生物种基因库”之称。
长白山的冰雪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形为冬季冰雪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火山地貌特色鲜明,瀑布、温泉等自然景观为旅游业发展增添了特色。
长白山不仅是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东北区乃至全世界的生态绿肺。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长白山的保护与利用,前国家领导人*曾题词“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为人类造福!”目前,国家各部委正在积极组织长白山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吉林省也成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确保长白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
综上所述,长白山的宝贵资源和独特景观使其成为科研、保护和开发的重点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