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登音响乐器(上海)有限公司,MARTIN马丁,吉他十大品牌,1833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钢弦吉他的领导品牌,美国著名的吉他制造商,全球*大规模的吉他制造商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乐器公司之一。
一个半世纪以来,MARTIN吉他公司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好的乐器公司。在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下,MARTIN吉他展现了家族六代吉他制作的精湛工艺。
马丁公司的创始者Christian Fredrick Martin于1796年出生在德国的易北河畔,父亲是木匠。在当时,吉他尚未被人们广泛认可。其父因出售自制的手工吉他,得罪了当地的提琴制造商,并于1807年被勒令停业。
在掌握吉他制作的初步知识后,小马丁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成为制作小提琴及吉他的名匠老约翰的入室弟子。在维也纳结婚后,小马丁回到故乡,取得正式的吉他制造许可。为了摆脱干扰,后又移居到美国。*早的马丁吉他上标有“EST.1833”字样,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他移居美国的时间是1833年。
第二年(1834年),他在纽约哈得逊街6号开办了**家吉他店。由于纽约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寻求更稳定的生活环境,1839年经友人推荐,他又移居到宾西法尼亚州。他在这里生产的吉他在John Cooper执教的吉他教室销售。这一时期的作品与老约翰的酷似,比如类似Fender的单排卷弦器,可调节琴颈角度的调节器。
从40年代到50年代,马丁主要致力于琴腔的内部设计,在表板内侧添加了X型力木,这比以往的扇型设计更具强度。1856年,一个姓Gibson的男孩在纽约出生,当时的马丁吉他已基本定型。完成了这些伟大成就的马丁一世于1873年去世,接任他的是外甥C.F Martin Jr。因多病,马丁二世也于1888年83岁时去世,他的儿子Frank Henry Martin继承了他们的遗愿。而比马丁一世晚大约60年之后的1894年,作为鞋店职员的Gibson才开始转向乐器制作。
马丁琴的型号多以罗马字或数字表示。1850年生产的系列是用3,2-1/2,2,1这四种数字表示的。1854年,琴的尺寸开始统一,增添了0以及更低的5,4,3型号。1877年才出现00型。直到不久前,我还以为0是与D对应的罗马字O,阅读相关书籍后才知道应为数字0。
型号设定过程从1856年的17,20,23开始,至打印琴身号的1898年出现的五种型号(17,18,21,28,40)。1890年,琴桥也改进成以红木和象牙为材料的长方形。进入20世纪后的1904年,试制成功可以说是完美设计的45型,并于1904年正式推出0-45,00-45。采用钢弦的1920年,琴颈材料由杉木改为红木,为了增加强度,还掺入适量乌木。1934年,又试图加入T形铁。
在全球陷于战争的恐慌中,马丁在艰苦环境下仍坚持对钢弦的研究。由于钢弦的拉力强,对琴桥进行了改进,在原来长方形的基础上,中部又作了加宽。并在此时,喷漆也*终定型下来。同年,应班卓琴演奏家贝利·维可多的请求,制作了**把14品的吉他。为了适合班卓演奏者的习惯,琴头模仿班卓设计,并比一般吉它多出两品。也在同年,对000型重新设计,并于1933年制成了14品的OM(orchestral model)型。原000型的琴颈长度为632.5mm,而改造后的OM型为645.2mm。由于当时生产数量很少,OM现已成为珍藏版。
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的一项产品对今日的吉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马丁为纽约的一家琴行生产系列吉他,听取琴行亨利的建议,开始为歌手专门设计大琴体的吉他。因为琴体前所未有的大,以英国战舰命名,被简称为D型。后续生产出了以云杉、红木为琴身,12品的111,222,333型。实际上,1931年公司才开始生产马丁牌的12品琴,当时的D-1和D-2型即后来的D-18和D-28的前身。D型几乎已成为吉他的代名词,琴身形状也成为木吉他的标准。
在老的D-28型号中,有种被称为“海林波”(译音)的吉他经过特殊处理。琴身边缘的内部经过专门的装饰。46年,“海林波”终止生产前后,D-28中又出现力木形装,里板加上中心线装饰等变化,受到顾客们的欢迎。
以马丁吉他为代表的老牌吉他,由于年代和式样的差别,在价格方面有很大差异。马丁吉他中,到69年为止,以巴西利亚玫瑰木为材料,型号在28以上的吉他,与70年之后,以印地安玫瑰木为材料的吉他,即使在相同型号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巴西为了保护国内的木材加工业,命令禁止原木出口。因此,原本依赖巴西原木的马丁公司不得不改用印地安玫瑰木。马丁产品中,68年再生产的D-45与生产到69年为止的D-41都是以巴西利亚玫瑰木为材料,但生产期很短,生产数量也极为有限(D-45大约230把,D-41大约50把)。到69年为止,停止生产的还有D-35、D-28、D-21等。
40年代的D-28在战后生产数量减少,并加以式样上的细小变更,现在仍保留有各种样式。42年,使用被称为“sloted diamond”的商标和后开放式卷弦器。44年,由于使用高强度弦的人数增多,用现在的内部设计生产了12把班卓琴。45年,商标变成圆形设计。46年,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在多姿多彩的历史发展过程中,MARTIN公司成功适应了产品设计、推广及制造方法的改进与变革。尽管经历了许多变革,C.F.MARTIN从未改变对商品质量的*初承诺。